找到相关内容13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谈佛教的生态伦理观

    自然看作是人类的根源而非仅仅是资源的根本原因。 佛教对于自然的认识包含的另一重要思想是全息思想。佛教认为, 世界是由组成它的事物和事件相互渗透的网络整体。华严宗在《华严经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“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72660123.html
  • 佛教名相贯通

    佛教名相贯通  熙明 整理  佛法是引导人类实践并证悟的全息哲学科学体系,因其体系完整,内容极为丰富,致使借用的名相也非常之多。为便于理解和把握,试将众多名相择要纳入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这一学佛的过程,并结合显教、密教进行简单解读,以供大家参考。  一、信的过程  1、佛:为佛陀之略称,意为“觉者”。此觉者既能自觉,又能觉他,且觉行圆满,乃名为佛。因自觉而异于凡夫,因觉他而异于二乘,因觉行圆满而异...

    熙明 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5563393.html
  • 艺术化生存:原始意象与顿悟自性

    禅宗的逻辑起点是现象空观。所谓现象空观,就是把人生和宇宙看空,认为万物都变动不居,缺乏自性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我认为,这个“空”是人与世界的合一,是宇宙全息的缩影。它与集体无意识有相同之处。我们还是...

    邓绍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771362.html
  • 帕奥禅师讲解安般念

    气息、吸气中间经过那里的气息及吸气最后经过那里的气息;呼气时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如此觉知息的全身(全息)使禅修者的心更加专注。  有时气息会变得很微弱,禅修者甚至察觉不到气息。事实上气息仍然存在,并未停止,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4273702.html
  • 《中论》思想略析

    无尽之大关系网络,此即《华严经》中的“法界缘起”。诸法性空,以否定方面说;从积极方面说,则诸法皆与法界所有万法有不可思议之联系,故“一真万法真”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全息互摄,相对相关,此种互摄而无碍之...

    戈国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780136.html
  • 山水诗

    相互推动下形成的,天人合一是它追求的最高境界.孔孚山水诗也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,但是孔孚的山水审美意识不是源于道家的"忘忧"或佛家的"禅悟",而是物我同构的现代宇宙全息思想.在这一思想下,孔孚相信物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1481867.html
  • 祈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

    诸如:多维空间、大尺度的宇宙观、地外文明、微观亚原子世界、测不准定理、质能互变、时间隧道、生物全息律、分形数学、资讯网络、克隆生物技术等,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超高科技的妙土,能为地球高科技的发展提供深刻的...

    坚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493286821.html
  • 打通“古典”与“现代”的一个奇妙出入口:禅思诗学

    之后,万象冥合,还可以通向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,彼此地串门儿。这就是‘灵通’,这正是诗的状态”。〔12〕这种灵通、神通、灵性也可以称之通灵。通灵是以自己的心性灵魂沟通宇宙万物,汲取感应大千世界的全息...对大千世界全息感应,而悟性有赖于先天慧根开发结合后天修炼,借此进入对宇宙人生的瞬间领悟。  其三,禅思传达关键是对语言进行彻底除故,或者对五大形式逻辑进行消解颠覆,或者对日常规范语破除、背谬,并且力求...

    陈仲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0240790.html
  • 妙泽居士著:佛学的真实面目(1)

    到了关于世界、生命与宇宙的全息的智慧与真理,即证得实相,成佛。所以佛也是由众生修成,佛并没有什么玄奥莫测的地方。唯一的区别是,佛是通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修证,已经获得了一切的智慧与觉悟、并彻底地开发...和了解概念上的辨证法,可他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一定程度地运用和吻合于辨证法一样。解悟、修证佛学的义理和方法,只是为了在普通程度的基础更上一层楼,不断地进取,直至我们真正地获得关于一切存在的、全息相应的大...

    妙泽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1644294.html
  •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三二)

    道五蕴,又非地狱道五蕴。换而言之,这个思想与佛教“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”,目前的克隆技术实施,全息照相技术,以及现在有些人说的“一物多相”有某些共同点。实际上,俱与不俱是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。——目前,科学家常常谈起的、运用的克隆技术和全息技术,数学上的集合悖论,正是对俱与不俱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。  五蕴不能简单的说有、无。说有五蕴就意味着忽视五蕴时刻变灭——量变以及质变的特性,其虚幻性...

    思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1849929.html